1、勤者生动之气,俭者收敛之气。
2、处事当务详慎,不可尽兴燥脾。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,尽兴便放肆。一燥脾便刻薄,其始无害人之心,而其事必至于害人。初若不至杀身,终至杀身而有余也。 —— 曾国藩
3、初非预定之品,要以衡材不拘一格;论事不求苛细,无因寸朽而弃达抱,无施数罟以失巨鳞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4、久视则熟字不识,注视则静物若动,乃知蓄疑者乱真,过思者迷正应。 ——曾国藩
5、善人种德,降祥于天。恶人种祸,贻殃于后。——曾国藩
6、喜新厌旧,欲求上进难矣。
7、不好名者,斯不好利。好名者,好利之尤者也。
8、古之人修身以避名,今之人饰己以要誉。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,今人见小利而易守。 ——曾国藩
9、凡发一谋,举一事,必有风波磨折,必有浮议摇撼。坚忍力争而后有济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。
10、勤以养生,勤以致富——"人败,离不得个‘逸’字""天下百病,生于懒也""人不勤则万事俱废""千古之圣贤豪杰,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,不外一个勤字"
11、夫家和则福自生。若一家之中,兄有言弟无不从,弟有请兄无不应,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,未之有也;反是而不败者,亦未之有也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2、衣冠之族,以清白遗世为本,务要恬穆省事,凡贪戾刻薄之夫,皆不宜与之相接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3、家中兴衰,全系乎内政之整散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4、人之精神有限,过用则竭。
15、诸弟不好收拾洁净,比我尤甚,此是败家气象。嗣后务宜细心收拾,即一纸一缕,竹头木屑,皆宜捡拾伶俐,以为儿侄之榜样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、人人料必胜者,中即伏败机,人人料必挫者,中即伏朝气。
2、人之所学,不可为人所容,为人所容则下矣。——曾国藩
3、和可消人怨,忍足退灾星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4、清则易柔,惟志趣高坚,则可变柔为刚;清则易刻,惟襟怀闲远,则可化刻为厚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。
5、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。
6、气为心害,养心当先制气。
7、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报,则必定有大为失望的时候。
8、凡说话不切中事理、没有分量的人,他的部下必定不会服气。
9、人生莫惧少年贫。——曾国藩
10、凡有一长一技者,兄断不敢轻视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11、雅量由于性生,然亦恃学力以养之唯以圣贤律己,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度量闳深矣。
12、英才乃制胜之本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13、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。懒则弛缓,弛缓则治人不严,而趣功不敏,一处迟则百处懈矣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4、知足天地宽,贪得宇宙隘。——曾国藩《曾文正公家训》
15、诸弟在家教子侄,总须有勤敬二字。无论治世乱世,凡一家之中。能勤能敬未有不兴,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。
1、将事而能弭,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,此之谓达权。此之谓才。未事而知其来,始事而要其终,定事而要其变,此之谓长虑,此之谓识。——曾国藩
2、养生以少愤怒为本,事亲以得欢心为本。
3、"吾近于官场,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。惟势之所处,求退不能。
4、责己厚而责人薄耳。 ——曾国藩
5、好胜人者,必无胜人处,能胜人,自不居胜居。
6、慎能远祸,勤能济贫。诸葛长青:谨慎、勤奋、关爱他人,即是活菩萨。
7、神正其人正,神邪其人奸。——曾国藩
8、前世所袭误者,可以自我更之;前世所未及者,可以自我创之。——曾国藩
9、刚柔互用,不可偏废,太柔则靡,太刚则折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10、其带勇之人,概求吾党血性男子,有忠义之气,而兼娴《韬钤》之秘者,与之共谋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11、尔不必求记,却宜求个大白。
12、凡诸弟及吾妻子吾诸女侄女辈,概愿俭于自奉,不可倚势骄人。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,必有奇祸。——《曾国落家书》
13、须先立坚卓之志。 ——曾国藩
14、无好小利。——曾国藩
15、少睡多做,一人之生气。——曾国藩
1、拣选将材,必求智略深之入。又须号令严明,能耐劳苦,三者兼全,乃为上选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2、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。兵勇之力,须常留其有余,乃能养其锐气,缩地约守,亦所以蓄气也。——《曾国藩书信》。
3、文涵万古江山气;道续千年丝竹声。
4、慎能远祸,勤能济贫。
5、待人以诚,待人以恕——"求友以匡己之不逮,此大益也!""人之不可无良友也!","凡做好人,做好官,做名将,俱要好师、好友、好榜样。","吾辈总以诚求之,虚心处之。心诚则志专而气足,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,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,心虚则不动客气,不挟私见,终可以为人共谅。"
6、我们今天倘若有所发现,又想作传之久远的打算,能不早早地预备坚实的车子吗?
7、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;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